弱视可以是双眼也可以是单眼。弱视一般指眼部无器质病变,而矫正视力亦达不到该年龄段该有的视力水平者。尤其是两眼差别大于两行以上者,将视力低下眼称之为弱视。它是儿童在视觉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眼病,约占4%,严重影响儿童视力,若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缺陷。
以此看来,视力的发育是在6岁完成,
所以幼儿最迟在5岁以前至少要找眼科医师检查一次,
找出是否有视力障碍,以便加以矫治。
否则超过6岁才发现视力不良的话,
往往矫治的效果是事倍功半,
而且未必能恢复到1.0以上。
常见弱视原因有斜视、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这部分占到弱视人群的80%。 也有上睑下垂、白内障、角膜白斑等视线阻断原因造成的弱视。也有先天性视神经功能发育不良导致的弱视。
如果发现孩子视物不清、视物歪头、虚眼、眯眼、视物近、视物疲劳等,则要注意是否有弱视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一眼视力好,另一眼视力不好的时候,很容易遗漏弱视,因而定期检查视力可避免漏诊,尤其是2-3岁后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十分重要。
治疗弱视必须抓早抓小,这是因为弱视的绝大多数患者为发生在学龄前的婴、幼、儿童。
弱视如不及早地发现和治疗,都将会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严重影响其视功能,终生低视力,成为立体盲。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上学以后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容易配合,其实这是错误的,弱视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一些研究表明:3-7岁为最佳治疗时期,80%-90%皆可治疗;7-10岁尚可治疗;10-12岁疗效显著下降;12岁以后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成年治疗无效。
(1)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缓慢,通常以年为单位, 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恒心。
(2)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除洗澡、睡觉之外, 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 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3)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 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眼镜外, 还要坚持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 仪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画图,尽量画的准。
(5)坚持及时复诊,2-3岁的儿童每两周一次, 更大一些的儿童每个月一次,请医生检查眼底、 视力等,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总之,由于儿童 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原因,家长耐心指导孩子治 疗是非常重要的。
多媒体技术通过引入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使用互能交替或同时利用多个感觉通道来感知外界信息,充分发挥了用户感知信息的效率,特别是引入音频媒体,使得计算机表现信息的形式大大丰富,提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效率。
同时也能提高信息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和创造能力的结合程度,在顺序、符号信息以及并行、联想信息方面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
多媒体信息比单一媒体信息对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有利于人对信息的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人机交互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互的自然性、利用已有的日常技能与计算机交互,除了利用键盘、鼠标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手写字、触摸屏甚至用语音和计算机交互,更接近与自然的交互方式,也使得这种交互的过程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