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眼健康科普

糖吃多了真的会更容易近视吗?
2023-06-02
花花绿绿的糖果美味的蛋糕清凉的冰淇淋各式口味的汽水饮料…… 对于许多人来说,甜食的诱惑难以抵抗,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家长们要注意,吃过多甜食不仅容易引起肥胖、蛀牙,还可能导致近视。 甜食美味,但要少吃 我们常说孩子吃甜食对视力不好,但其实还要看摄入量。 偶尔吃甜食并不会对眼睛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如果把甜食当成每天都吃的零食,甚至对甜食上瘾,就可能加速近视。 糖代谢需要消耗大量与视神经功能密切相关的维生素B1,而食用过多的甜食或精制米面会导致维生素B1摄入不足。 儿童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壁的伸展性很大,巩膜质地坚硬并具有弹性。但糖分摄入过多,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可能使眼球弹性减弱,眼轴容易伸长形成近视。 体内缺钙还可能引起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使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更容易疲劳。 少吃什么?多吃什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我国居民糖的摄入主要来自加工食品,儿童青少年中,含糖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和红糖都是蔗糖。 另外,多数饮品的含糖量在8%~11%左右,有的高达13%以上。含糖饮料虽然含糖量在一定范围内,如果饮用量大,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糖50g的限量。 所以,要想防治儿童近视,首先应从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开始,不挑食、不偏食、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其次,适量食用蛋、奶、肉、肝脏,每周食用2~3次海产品、多食豆类及新鲜蔬果等食物。此外还需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 保护眼睛,关键还在习惯 与其指望靠某种特定的食物保护眼睛,注重孩子的饮食均衡更有意义。在饮食之外,家长们还要注意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劳逸结合。每学习30-4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期间可以到窗边远眺放松或到户外活动。 在阅读、书写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课桌一拳(约10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不要躺着、趴着看书。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 多参加户外活动。研究表明,阳光可以刺激孩子的视力发育,在天晴好的日子里,可以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

航天员可以戴着眼镜上“神舟”,是对视力没要求了吗?
2023-06-01
北京时间5月30日9点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在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欣喜和骄傲之余,不少眼尖的网友也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本次三位航天员中的桂海潮(左一)竟然戴着眼镜。 这是航天员放宽了视力要求吗? 是,但不完全是。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之前的航天员,全都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这个大队的成员,是从资深的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视力那自然相当不错。 而这位戴眼镜的航天员,名叫桂海潮,是这次的任务载荷专家,不是航天驾驶员。他的任务是在太空中执行科研任务,而不是开飞船,因此视力标准更为宽松。 而且由于培养航天员本身漫长又艰难,而上太空执行任务积累经验也绝非易事,因此很多资深的航天员,就算因为年纪的关系视力不如从前,仍然可以活跃在太空任务中,比如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就曾经戴着老花镜执行任务。在很多外国宇航员的视频中,我们也常能看到有人戴着眼镜工作。 目前视力问题仍然对择业有一定影响 虽然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戴着眼镜的载荷专家飞上太空,但仍然有许多职业对视力有一定要求,比如:军人、警察、飞行员、船舶驾驶员等。而即将高考的考生朋友也会发现,部分院校和专业在录取时也对视力有所要求。 近视不仅影响生活品质,更成为了个人职业发展上的“路障”,是当前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们不该把近视当作常态,而要提高自身的眼健康素养,科学防控近视。 形成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 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缺乏日间户外活动、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坚持充足的日间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发现,如今教育部门、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如此“频繁”地开展校园视力筛查。 然而校园筛查的目的主要在于预警,想要准确了解孩子的屈光状态(近视、远视、散光的状态),还应定期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建立屈光档案,跟踪视力发育情况,这对预防和控制近视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如果能在调节性近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假性近视)阶段,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是有机会避免近视发生的。 近视不可逆,高度近视更有致盲风险 近视(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延长导致的,而目前尚无方法让眼轴缩短,因此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近视以后想要提高视力,只能通过戴眼镜或近视矫正手术,对视力进行矫正。 虽然矫正视力的手段很多,但我们仍然不能任由近视发展。当近视超过600度,发展为高度近视后,会增加眼底病变的风险。 高度近视会导致明显的眼球增大、眼轴拉长,带来很多问题,如周边视网膜变薄、变性,甚至产生裂孔,如果裂孔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眼还可能导致黄斑变性、裂孔,甚至萎缩,或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后巩膜葡萄肿,或合并青光眼,这些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甚至致盲。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关注普遍眼健康无论你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近视是否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从现在开始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初中生也可以做近视手术吗?
2023-05-30
现在大家对近视激光手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除了一些大学生和已经工作的中青年,门诊中也有家长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前来咨询近视手术的问题。 只是很遗憾,医生给到的答复往往是未满18周岁不适合接受近视矫正手术。 近视手术为什么有年龄限制 很多人都知道,近视手术对眼部条件有一定要求,却不明白为什么还对年龄有限制。这就要从近视的原理和我们的视觉发育说起。 我们刚出生时,眼轴是较短的,处于远视状态,随着身体发育,眼睛也跟着发育,眼轴逐渐增长,视力逐渐提高,也就是所谓的正视化的过程。 而近视(轴性近视)是在正视后,眼轴继续变长引起的。青少年时期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眼轴和度数一般都会持续增长,到了18周岁,视力才趋于稳定。 十多岁的青少年即使眼部条件符合手术要求,但视力还未稳定,近视还可能持续加深,手术后仍然可能再近视。所以近视矫正手术要求年龄达到18周岁,且视力稳定。 18岁前应尽量控制近视发展 除了年龄,近视激光手术还有很多硬指标,一项检查不符合,都是不能接受近视矫正手术的。 比如近视激光手术对屈光度(近视、远视、散光度数)有一定限制,要求近视在1200度以内,远视、散光600度以内。如果18岁以前,屈光度数超过了手术要求,就无法接受手术。 而且近视度数过高,特别是达到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还有发生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风险。如果造成了不可逆的视觉损伤,一样会影响矫正效果。 18岁后度数还会继续变化吗?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到18周岁近视度数都会完全稳定,所以近视以后,定期进行医学验光,跟踪屈光度数的变化很重要。 如果屈光度数变化不大(比如每年增长不超过50度),也可以考虑近视手术矫正。如果成年后近视度数还在快速增长,则要先进行检查,排除病理性近视的风险。 最后要提醒大家,近视手术并不是把近视消除了,而是类似于把眼镜戴到眼睛里。手术提高视力后,也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对于高度近视的朋友,每年还是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接受眼底检查。

为什么一到夏天你的眼睛就特别干?
2023-05-27
都说秋冬干燥,皮肤、眼睛容易干涩。可现在正值夏日,雨水充足,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还是这么容易干? 常待空调房,小心干眼症 眼睛干涩是环境、生活习惯、身体情况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夏季虽然多雨,但天气炎热,大家每天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待在空调房内。空调在制冷的同时,也会降低空气湿度,加上门窗封闭,就可能引起干眼症。 生活习惯引起干眼 除了空调抽湿,生活习惯对于干眼症的影响也很明显。如果你常常感到眼睛干涩,先好好问问自己,是不是常常抱着手机一看好几个小时、每天上班盯着电脑不挪窝、晚上到家不舍得早睡,关了灯刷手机。这些不良的用眼行为都会减少我们的眨眼次数,使角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加速泪液蒸发。眼睛失去了泪液的滋润,自然就容易感到干涩。 身体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眼睛的机能也在不断下降,泪液的质量,泪腺、睑板腺的机能都可能有所下滑。 泪液的质量下降,会导致滋润我们眼睛的泪水减少、营养不足。 睑板腺的机能下降、堵塞则会让泪液缺少必要的油脂,导致其蒸发速度加快。睑板腺如果长期堵塞,还可能出现萎缩,导致永久性的功能丧失,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其他疾病 除了上面几种常见因素外,一些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闭合不全、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也会加重眼睛干涩的症状。 如何改善眼睛干涩? 改善眼睛干涩,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多眨眼、勤热敷;少看屏幕、多远眺;及时找医生,别再乱用药。 有意识地多眨眼,可以滋润眼球。当然,你也不必过于刻意眨眼,毕竟太快了谁都受不了。 热敷。眼睛除了分泌泪液,还能分泌少量油脂,帮助减少泪液蒸发。分泌油脂的睑板腺常常堵住,热毛巾敷眼可以帮助疏通堵塞的睑板腺。 劳逸结合,多远眺。在盯着电子屏幕时,我们的眼睛常常会目不转睛,减少眨眼次数,导致泪液无法及时刷到眼球表面。所以大家在工作娱乐之余,要劳逸结合,让眼睛离开电子屏幕。 自己使用药水存在一定隐患,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缓解你的不适,还是及时就医来得靠谱。 干眼的治疗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同样症状的患者,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致病因素,治疗的重点也不同。如果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也无法改善,记得及时就诊,寻求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这正在毁掉他们的视力
2023-05-25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持续增加,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显著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由中国医科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合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18至29岁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2%,30至39岁人群达6.3%。 患上糖尿病的中青年人群越来越多,而他们的视力正在面临着糖尿病的威胁。 糖尿病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对人体的许多系统带来严重损害,其中以眼部并发症尤为常见。而眼部并发症中最突出的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病原因主要是不稳定的血糖导致血管的病变与增殖破溃,发生眼底出血,引发视网膜脱离甚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 糖尿病患者平均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时间是7~10年,病变程度取决于患者的糖尿病控制程度。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没有主观症状。 中期会发生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尤其是中心视力下降。 重症期间,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容易引发眼底大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对视觉健康存在严重威胁。 年轻人为什么容易患上糖尿病 一是因为糖尿病具有一定遗传性,随着患病人群基数的不断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中青年人群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二是由于不少年轻人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经常饮酒、熬夜、暴饮暴食、喜欢甜食或饮料等含糖食物。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肥胖人群(尤其是中青年)越来越多,这类人糖代谢减慢。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过去经常食用的粗加工食物变为细加工食物,高纤维含量减少,这本身就导致“升糖”比过去更加容易。 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不同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没有主观症状,定期复查,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中期会发生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尤其是中心视力下降。需要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或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 晚期患者眼底出现新生血管,容易引发眼底大出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对视觉健康存在严重威胁,需进行眼底手术治疗。

近视多少度可以做手术矫正?手术方式如何选择
2023-05-24
在眼科门诊里,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我近视***度,可以做手术吗?” 这样的问题是难以回答的,因为近视手术的要求比大家想象中更严格,并非只和近视度数有关。 激光手术还需考虑角膜厚度 近视激光手术是通过激光在我们的眼角膜上制作一副肉眼无法看到的“眼镜”,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这副眼镜是否可以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还需要看原材料——角膜厚度是否充足。 在近视激光手术中,近视度数越高,需求的角膜厚度也越高,但每个人的角膜厚度都不一样,和近视度数的高低也没有必然联系。 高度近视的朋友,只要角膜厚度充足,就可以考虑手术矫正。相反,即使是低度近视的朋友,如果角膜厚度不足,也无法进行手术。 在角膜厚度充足的基础上,近视1200度以内,远视600度以内,散光600度以内,都可以考虑激光手术进行矫正。 度数过高、角膜太薄怎么办? 现在高度近视(近视600度以上)甚至是超高度近视(近视1000度以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常常会遇到想做手术,但角膜厚度不足的尴尬。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那就是ICL晶体植入手术。 ICL晶体植入手术是通过向眼内植入一枚具有矫正近视、散光功能的人工晶体,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由于是一种“加法手术”,它不受角膜形态和角膜厚度的制约,也不改变眼睛的其他结构,矫正范围可以提高到近视1800度以内,散光400度以内。 无论度数高低, 都需眼底检查 能否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眼底的健康状态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高度近视的朋友由于眼轴更长,眼球拉伸,眼球壁变薄,不仅裸眼视力差,还会增加出现眼底病变的可能性。但并非所有高度近视患者都会出现眼底病变,也并非低度数就不会发生眼底病变,所以无论近视度数高低,术前都需要进行眼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