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旦的临近,离孩子们的期末考试的时间已经不足一个月了。除了安排各种学习计划,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又要到了去医院复查视力的时候了。今年期末,孩子的视力“成绩”是否能令你满意?
孩子的近视度数又增长了吗?
每到学期末,近视度数总是学校考试成绩外,家长们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青少年,稍不留神,近视度数就可能飞速发展。
如果本学期,孩子出现这些表现:
常常歪头看黑板、看电视;
看远处的人或物总是下意识眯眼睛;
揉眼睛,抱怨看东西模糊不清;
眨眼的频率明显增加;
……
都可能是近视发生或正在加深的征兆,需要家长们提高警惕,及时干预。
此外,无论孩子是否存在上述症状,都建议每个学期到医院进行医学验光,跟踪视力发育情况。
验光时滴的药水,对视力有害吗?
到了医院,家长们又要疑惑,为什么孩子检查视力,还要滴眼药水,这真的有必要吗?
这是医学验光中的重要步骤,这种药水就是所谓的散瞳药水,这个步骤叫做散瞳验光。散瞳验光是为了排除假性近视,使验光检查的屈光度数更准确。
近视的发生,往往是从过度近距离用眼,导致调节异常开始的,也就是所谓的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的孩子,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导致视力下降,验光结果也会显示为近视。但其实并没有形成眼轴增长的真性近视。
通过药水麻痹睫状肌再进行验光,假性近视的近视度数就会消失或减少。因为孩子眼睛的睫状肌弹性非常好,调节能力也非常强,所以,一般来说,16周岁以下的孩子都要进行散瞳验光。
散瞳药水的药效有一定持续时间,期间孩子瞳孔散大,会暂时出现怕光、看近处模糊的症状,家长不必担心。等待几个小时后,药效会逐渐褪去,瞳孔也会恢复正常。
查好视力,事前准备也有学问
就诊时详细提供以下信息,能帮助医生更好的进行诊断:
孩子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
孩子的眼部问题,如是否爱眯眼、歪头,眼珠是否偏斜,是否畏光、流泪,是否有红、痛、痒等症状;
孩子上次的就诊时间,诊断结果。如有配戴眼镜,请提供旧眼镜的度数;
孩子在治疗(戴镜、遮盖、弱视训练)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和问题。
查完视力,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也很重要
除了定期检查视力,家长们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现有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长” 是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保护作用与光照强度有关。每天户外光照至少两个小时,一周户外光照不少于10个小时,能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
家长们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目“浴”阳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鼓励孩子走路、骑车上学,途中也可以接受充足的光线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