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越来越近,孩子和家长们都忙得不可开交,特别是经过一个假期,家长们都担心孩子的视力是否下降了。其实,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不仅要靠定期检查,更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新学期,新起点,帮助孩子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吧。
电子产品不离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已经用上了智能手机。搞怪的短视频,新奇的游戏让人眼花缭乱,连许多大人都沉迷其中,更不用说自制力差的孩子了。
尽管手机屏幕越做越大,但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仍然属于近距离用眼。稍不注意控制时间,就会让眼睛陷入过度疲劳,甚至调节异常,导致近视的发生。
建议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1个小时,每使用30分钟要休息5-10分钟。休息期间可以眺望远方,放松双眼。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在电视、投影仪等大屏幕上观看视频。
近视后不戴眼镜
一些孩子因为嫌戴眼镜麻烦、不好看,配了眼镜后,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戴,这样的习惯会让近视度数加深更快。
近视的孩子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眯起眼睛或是歪脑袋采取代偿头位,但这些习惯都会加速眼睛的疲劳和近视的发展。
因此,验配眼镜后还需要科学地使用眼镜。如果近视度数低于150度的孩子,可以在上课看黑板、看电视等需要看远的场景戴镜,写作业、阅读或是外出活动时摘掉眼镜。度数超过150度的孩子,建议看远看近都戴眼镜。
排斥框架眼镜的孩子或是近视增长过快的孩子,还可以考虑验配OK镜。
拒绝户外活动
现在的“小宅男”、“小宅女”越来越多,寒假期间持续的低温天气,更是让孩子们宅在房里不愿出门。这样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还不利于视力发育。
不少研究指出,阳光的刺激对近视的预防和控制有一定作用。所以想要预防和控制近视,应该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脱离近距离用眼的状态,让眼睛得到放松。更重要的是,户外活动过程中,孩子的眼睛可以接受阳光的刺激。
一般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要保障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可以选择光线充足、强度适中的清晨和午后陪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活动形式也不必局限于体育运动,散步、放风筝、游览公园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良坐姿和阅读习惯
很多学生在书桌前坐的时间久了,会不自觉地弯腰驼背,眼睛离书本也越来越近,甚至趴着读书写字。这种不良坐姿,是诱发近视的常见原因之一。
不良的坐姿不仅会拉近用眼距离,还容易遮挡光线,加重用眼负担。正确的读写姿势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应该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为33-35厘米。胸与桌子距离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为3厘米。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为40-50度之间。
挑食偏食,不吃蔬果
由于长辈对孩子的溺爱,一些孩子对饮食的挑剔越发严重。很多孩子喜欢吃一些垃圾食品和零食,对于蔬菜水果却没有兴趣。
这样除了会导致身体的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之外,还会对眼部的健康造成威胁。蔬菜水果中含有各类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对眼睛发育有益的营养元素,摄入不足同样对视力会造成影响。
家长们平时要督促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均衡饮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