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张世杰
秋高气爽,但逢周末,户外亲子游遍地上演。
本报健康大使,东南眼科医院眼底病眼外伤一科主任、急诊科主任陈玮谈到,这些年,接诊眼感染“弓蛔虫病”的病例越来越多,遭殃的不少孩子都有个共性——爱在沙坑玩沙。
孩子眼睛模糊数月
一查竟是“弓蛔虫”
“以前一年接诊一两例都难,现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例。”陈玮主任介绍。
在一次门诊中,他接诊了5岁女童静静(化名),这孩子在幼儿园体检时被发现视力下降严重,只能看到眼前的手指晃动。
经过检查发现,静静视力只剩下0.04,接近失明,而做了B超后,才发现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网膜后部有黄白色病灶。
医生怀疑是眼睛感染“弓蛔虫”,做了弓蛔虫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确诊了系弓蛔虫病,而黄白色病灶正是移行到视网膜上的幼虫。
陈玮主任介绍,弓蛔虫若移行至眼内,会引起眼内炎症导致玻璃体混浊甚至视网膜脱离,最终眼球萎缩失明,而且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静静发现比较迟,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很低。
考虑孩子年纪小,手术复杂,最终医生建议带到上海治疗。
蛔虫跑到眼睛里了?
“这跟猫狗有关。”陈玮主任介绍,弓蛔虫是主要寄生在猫狗肠道内的常见寄生虫,当孩童接触到感染弓蛔虫卵的排泄物,或被粪便污染的食物引起虫卵进入了人体,虫卵就会在人体的肠道内孵化成幼虫,幼虫由肠入血液转移到肝、心、肺、脑等,如果入侵到眼睛,就会引起眼弓蛔虫病,诱发炎症,对视网膜造成伤害,严重者可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所以,家有养猫狗的孩子相对容易感染弓蛔虫病。
静静的父母表示家中并没有猫狗,只是提及静静喜欢玩沙子,经常到小区楼下或者是公园的沙坑玩沙。
“沙坑就是可能的病因!”陈玮主任解释,小区的猫狗常在沙坑等地排泄,而虫卵随着猫狗粪便一起排出,污染沙坑。
如果孩童在玩耍时不注意卫生,指缝里沾染了虫卵,又喜欢吃手,或是用手揉搓眼睛,虫卵很容易进入孩子体内,孵化成幼虫,在人体内移行。
■提醒
养猫养狗人士一定要有公德心,注意环境卫生。另外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沙坑、土壤玩耍后,或者撸完猫狗后,要及时洗手;家里如果养宠物的,要尽早进行驱虫治疗,并避免孩子过于亲密接触宠物。而如果发现孩子视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
(福建卫生报2021年11月4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