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刘小燕
入冬后麦粒肿高发
立冬一过,气温开始肉眼可见的下降。
冷暖交替之际,不少人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不适反应,比如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觉起来,突然发现眼睛边上出现小小的红肿,但没有明显不适。可没过多久,小红肿越来越大,变得又痒又痛。这很可能就是麦粒肿爬上了你的眼睛。
记者了解到,入冬后,麦粒肿发病人数增多,甚至有儿童中招了。
福州3岁女孩珊珊(化名),正在读小班,左眼下眼皮又冒出一颗“痘痘”,这是她今年第二次长出麦粒肿。
“第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珊珊左眼下眼皮起了个小肿包,过了一周还没消,孩子还一直喊疼。”珊珊的妈妈回忆。
东南眼科医院泪器病科陈正勇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为珊珊进行切除排脓手术,没几天就治愈了。
但没想到,前几日,珊珊在家吃多了上火的零食,在年初切除麦粒肿的部位,“痘痘”又再长了起来。
这次情况更严重,珊珊整个眼睛肿得都快睁不开了。
陈正勇医师建议切除治疗。
“我们家开便利店的,家里零食多,孩子爱吃饼干、糖果等上火的东西,有时候我们没让吃,她会自己偷偷拿了去吃。这以后真的管住了,一年长了两次麦粒肿,真是怕了!”妈妈懊悔地说道。
年轻人更容易得麦粒肿
如果你没听过麦粒肿,也一定听过它的别名——针眼。
陈正勇说,麦粒肿通常是由于眼睛分泌油脂的皮脂腺和睑板腺出口堵塞,分泌的油脂排不出来,又发生细菌感染,引起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入冬后,临床上麦粒肿更为高发,患者多是儿童和青少年。” 陈正勇分析,这种现象与个人体质有关,也与许多人的冬季日常饮食中摄入的高热量食品增多有关,比如:火锅、脂肪含量高的牛羊肉、油炸食品等,会增加油脂分泌,让腺体更容易堵塞。此外,气温骤降可增加流感的发病率。
临床发现,活动量大、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年轻人是麦粒肿的常见发病族群。这可能与爱吃油炸食品、速食等高热量食物以及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等因素也有关。
提醒 冬天做好这些事,远离麦粒肿
首先,要做好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引起抵抗力的下降。
其次,要控制饮食,避免连续多日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同时减少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最后,要做好个人卫生,不要揉眼睛,有化妆习惯的朋友,当眼部有不适时,不宜画眼线,贴假睫毛和涂眼影。
得了麦粒肿,可以这么办
早期可先自行热敷,对病情会有所改善,部分症状轻微的朋友通过热敷可自行痊愈。
症状严重的朋友,建议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
麦粒肿也可以采用中医疗法,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用药,采用耳尖放血、服用中药,内外兼治。
得了麦粒肿千万别去挤压,自行挑,否则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
(福建卫生报2021年12月2日 15版)